加大违法打击力度,扎实做好执法检查、转产退出等工作。
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兴文,州委常委、兴义市委书记、义龙新区党工委书记顾先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俊,州政府副州长黄华,州政协副主席、州能源局局长黄榜泉,州政府秘书长段棚,黔西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靳龙方,兴义市委副书记、市长,义龙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田涛,州直相关部门及义龙新区相关领导出席开工仪式。仪式上,州有关部门介绍集中开工重大工业项目情况。
顾先林在发言中说,此次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是我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全省2021年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州委两大一高主基调,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务实举措。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兴文宣布黔西南州2021年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兴文宣布黔西南州2021年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贵州高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代表集中开工项目业主发言。据了解,此次我州集中开工的重大工业项目共有15个,涵盖4个重点工业产业,计划总投资171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6亿元。我州将此次集中开工为契机,狠抓新型工业化,全力抓好产业大招商,扎实推进项目入库攻坚行动,盘活用好园区资源,全力推动工业大突破,切实以工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5个集中开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并达产后,可新增产值300亿元以上,极大促进我州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十四五期末实现工业倍增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义龙新区新闻中心此外,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强化产销对接,有力保障了农产品市场稳定。
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近年来,我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切实落实责任、任务、政策、力量和机制衔接,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狠抓农村厕所卫生条件改善,积极构建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今天,我终于成了一名正式特战队员,我感到无比光荣、无比自豪。入队仪式上,全体特战队员面向队旗庄严宣誓,佩戴特战队员臂章,从老兵手中接过钢枪,意味着今后他们将担负起光荣的反恐处突任务,履行起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职责。
特战中队新晋特战队员黄鹏说道。9月4日,武警贵州总队黔西南支队举行2021年度特战队员入队仪式,欢迎新特战队员的加入。
历时六个月的超负荷训练,预备特战队员一次次突破身体和心理极限的挑战,经历了层层选拔和筛选,终于从预备队员成为一名真正的特战队员。在今后的强军路上,我一定为特战事业奋斗终身。(侯鲁晋 李梓良)责编:卢生龙。特战队员激情昂扬地喊道
改扩建建设项目是解决医院功能分区不合理的需要,是缓解医院医疗用房紧张、改善就医环境和解决群众就医难的需要,是满足广大医疗患者康复的需要,是提升医院中医诊疗水平、实现自身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2021年9月3日,笔者在黔西南州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工作专班处获悉,州中医院已于昨日正式取得兴义市盘江路95号土地(原州人民医院黄草院区)的《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州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建设已步入快车道。据悉,此次改扩建项目拟建设集救援、临床、预防、康复和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建成后与州中医院现使用的兴义市湖南街院区形成一院两区模式。并于2020年9月28日经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同贵州建工西南建设有限公司签订《黔西南州中医院与贵州建工西南建设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开展改扩建项目的土地勘测工作。
此次改扩建项目的顺利开展,充分体现了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对我州中医药卫生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对黔西南州中医院发展的关心、支持和信任。2021年6月,根据八届州人民政府第111次常务会议指导意见,州中医院积极开展关于兴义市盘江路95号土地不动产权办理相关事宜,并于9月2日成功取得该地块《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州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将进入具体建设实施阶段。
随后,迅速完成了原州人民医院黄草院区中医、儿科楼及麻醉科楼部分楼层的接收与改造,原中医、儿科楼已改造成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于2021年1月6日正式揭牌;原州人民医院黄草院区麻醉科楼部分楼层作为黔西南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定点救治医院用房,于2021年年初已完成改造。图为黔西南州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初期规划效果图近年来,随着州中医院的快速发展,医疗用地紧张、基础设施落后、楼层分布散乱、交通路线单一等现状与老百姓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矛盾日益凸显,医院发展遭遇瓶颈,加快基本建设迫在眉睫。
项目已申报中央预算资金1亿,总建筑面积约71635平方米,规划床位暂定500张,停车位618个,建筑高度约68.1米,将建设成为市区地标性建筑,工程预计分两期建设,第一期新建综合大楼,第二期以改造原有建筑,满足功能需求为主。根据建设规划,此次黔西南州中医院将建设成为一院两区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将继续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突出中医特色,紧跟现代医学的办院宗旨,以骨科和其他优势学科为龙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针,全面建设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现代化中医医院。医院通过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初步确定了改扩建规划定位。图为黔西南州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初期规划效果图改扩建项目预计于十四五期间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医院医疗条件将有较大改善,还将新增中药制剂中心、中医小儿骨科、中医皮肤科、中医肿瘤科等临床科室及病房10余个,更好地满足地区人民群众对优质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预计年住院病人达3.5万人次,门诊服务能力在十四五期末达到100万人次。届时,我院将在持续推进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同时,大胆探索试行两院区互补优差、独立运营的管理模式,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以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为抓手,突出专业特色与中医药优势,打造区域性特色学科及国家、省、州重点专科,力争十四五期末,在现有基础上新增3个州级以上重点专科,引进一批名中医、学科带头人,快速提升中、西医学术及诊疗水平,加快打造名院名科名医的发展战略,不断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打造具有较高声誉的医院品牌和医疗特色;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预计在2035年实现医院现有基础业务翻番、人员队伍翻番、医院产值翻番、员工待遇翻番,医院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中医医院甚至全国中医医院领先水平,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黔西南州百姓提供更好、更完善、更便利的医疗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与健康需求,为促进黔西南州中医药事业发展作贡献!来源:黔西南州中医院骨科医院 作者:侨欣。图为黔西南州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初期规划效果图自2020年8月开始,州中医院根据八届州人民政府第九十一次常务会议、州卫生健康局党组专题会议指导意见,在州卫生健康局统筹下,提前介入,对原州人民医院黄草院区开展初步调整优化、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等工作
根据建设规划,此次黔西南州中医院将建设成为一院两区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将继续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突出中医特色,紧跟现代医学的办院宗旨,以骨科和其他优势学科为龙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针,全面建设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现代化中医医院。图为黔西南州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初期规划效果图自2020年8月开始,州中医院根据八届州人民政府第九十一次常务会议、州卫生健康局党组专题会议指导意见,在州卫生健康局统筹下,提前介入,对原州人民医院黄草院区开展初步调整优化、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等工作。
届时,我院将在持续推进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同时,大胆探索试行两院区互补优差、独立运营的管理模式,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以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为抓手,突出专业特色与中医药优势,打造区域性特色学科及国家、省、州重点专科,力争十四五期末,在现有基础上新增3个州级以上重点专科,引进一批名中医、学科带头人,快速提升中、西医学术及诊疗水平,加快打造名院名科名医的发展战略,不断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打造具有较高声誉的医院品牌和医疗特色;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预计在2035年实现医院现有基础业务翻番、人员队伍翻番、医院产值翻番、员工待遇翻番,医院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中医医院甚至全国中医医院领先水平,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黔西南州百姓提供更好、更完善、更便利的医疗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与健康需求,为促进黔西南州中医药事业发展作贡献!来源:黔西南州中医院骨科医院 作者:侨欣。2021年9月3日,笔者在黔西南州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工作专班处获悉,州中医院已于昨日正式取得兴义市盘江路95号土地(原州人民医院黄草院区)的《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州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建设已步入快车道。
2021年6月,根据八届州人民政府第111次常务会议指导意见,州中医院积极开展关于兴义市盘江路95号土地不动产权办理相关事宜,并于9月2日成功取得该地块《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州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将进入具体建设实施阶段。医院通过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初步确定了改扩建规划定位。
据悉,此次改扩建项目拟建设集救援、临床、预防、康复和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建成后与州中医院现使用的兴义市湖南街院区形成一院两区模式。随后,迅速完成了原州人民医院黄草院区中医、儿科楼及麻醉科楼部分楼层的接收与改造,原中医、儿科楼已改造成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于2021年1月6日正式揭牌;原州人民医院黄草院区麻醉科楼部分楼层作为黔西南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定点救治医院用房,于2021年年初已完成改造。并于2020年9月28日经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同贵州建工西南建设有限公司签订《黔西南州中医院与贵州建工西南建设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开展改扩建项目的土地勘测工作。图为黔西南州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初期规划效果图近年来,随着州中医院的快速发展,医疗用地紧张、基础设施落后、楼层分布散乱、交通路线单一等现状与老百姓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矛盾日益凸显,医院发展遭遇瓶颈,加快基本建设迫在眉睫。
改扩建建设项目是解决医院功能分区不合理的需要,是缓解医院医疗用房紧张、改善就医环境和解决群众就医难的需要,是满足广大医疗患者康复的需要,是提升医院中医诊疗水平、实现自身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项目已申报中央预算资金1亿,总建筑面积约71635平方米,规划床位暂定500张,停车位618个,建筑高度约68.1米,将建设成为市区地标性建筑,工程预计分两期建设,第一期新建综合大楼,第二期以改造原有建筑,满足功能需求为主。
此次改扩建项目的顺利开展,充分体现了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对我州中医药卫生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对黔西南州中医院发展的关心、支持和信任。图为黔西南州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初期规划效果图改扩建项目预计于十四五期间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医院医疗条件将有较大改善,还将新增中药制剂中心、中医小儿骨科、中医皮肤科、中医肿瘤科等临床科室及病房10余个,更好地满足地区人民群众对优质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预计年住院病人达3.5万人次,门诊服务能力在十四五期末达到100万人次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龙启兵。聚焦疫源疫病防控,加强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管理,确实做好各项防控应急预案措施,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
宣传引导 动态监测 执法检查 疫病防控黔西南州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为提高全社会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州采取四个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完成南(北)盘江动物资源调查及定点监测工作对野生动物迁徙进行监测预报。编制《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南(北)盘江河谷山地贵州地理单元工作报告》《全州野猪野外种群资源调查报告及成果》,拍摄《关注林业 畅享自然》《喀斯特山地上的绿色奇迹》等自然生态保护宣传片,全面宣传我州美丽的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保护等,让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完成全州食用野生动物人工养殖退出处置转产工作,全州野生动物排查实现全覆盖。
加大违法打击力度,扎实做好执法检查、转产退出等工作。建立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站,目前已登记收容救助20余只野生动物。
同时,利用环境保护宣传日、六五普法等活动,在学校、社区、街道、林区、自然保护区等地方广泛宣传,组织相关企业举行公益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活动,发放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资料5000余份,营造全社会爱护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发挥乡镇林业站和生态护林员作用,在南(北)盘江、红水河、安龙招堤、马岭河湿地公园、万峰林景区以及普晴林场、普白林场、共青林场等重要场所对鸟类迁徙开展巡护;在普安县龙吟阔叶林、贞丰龙头大山自然保护区设置68台红外感应相机,成功拍摄到山鹧鸪、白鹇、豹猫、麂子等珍稀野生动物。
截至目前,全州林业部门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0553人次、执法车辆2662次,对花鸟市场、餐饮行业、农贸市场、野生动物养殖场及高速路口进行排查,并发放和张贴告知书8-9日(周三至周四)全州各地多云,午后至夜间有分散阵雨或雷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